据酒业行内人士表示,近期国内股市风暴并没有打击进口酒消费。市场前线普遍表态中国的洋酒消费人群多属比较宽裕,他们喝酒的开支并非取决于股市走向。
然而,细看当前酒市还是有更多来头的。首先,酒市日前的繁荣大多归功于中秋和国庆黄金周期的促销。百元左右的进口酒由得青睐,主要是大众自家喝个实惠喜庆。中等价位的进口酒也比较畅销,由于过为昂贵的礼品酒已被“三公四风”打倒了。不过瞻望节假日后的市场情况,不少酒商难免感到茫然。百元左右这个市场一定是更加竞争激烈,要讨好最为价格敏感又具有节约精神的消费群,又要面对人民币贬值导致进口价飘升的棘手现实。
其实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酒商,对于酒市而言,人民币下滑比股市颠簸更具有长远和改局的影响。由其是如果它形成新的走势。八月份出乎意料的人民币贬值大概折合为7% 以上的进口成本增长。但国内市场刚从2013年的低谷中走出,还无法接受价格上调。眼下的人民币价格膨胀大多还需进口商承担,尤其是低端和高端市场。最受负面影响的酒商是那些用美元结算的市场,除了美国以外,还包括智利,南非和阿根廷。尤其是那些挣扎于“百元”市场范围的商家会受到更大的竞争压力和利润压缩。但如果汇率将进口成本提升到10%左右,许多进口商就根本没有利润余地了。这就务必导致价格上调或商品洗牌。
高端市场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库存过多在短期内更不会轻易涨价。这为高端市场带来了较复杂的前景。从经济分析家的角度来看,股市大跌,汇市走低,宏观经济前程未卜,高端酒的需求应与其它进口奢侈商品一样看乏。但是一些行内人士不以为然。不少商家认为,短期内汇率造成的进口价膨胀大多被进口商消化,这使销售商和比较富裕及懂得性价比的顾客群提供了极好的动机去买高端酒。他们会抓住机会,在价格涨到他们头上之前去购买高端进口酒。对于进口商来说,这也是清理库存的大好机会。所以他们乐意承担这笔帐,在消化库存的过程中提供优势价。这对于整个中国酒市来说也算是一个机会去调整(过盛的)供应,(疲乏的)需求及(缩水的)利润。将危机化为动机吧。
最后谈谈那些酒市顶端的“高净值人群”又在关注什么呢? 无疑便是近年来越发红火的酒庄市场。中国投资者在以波尔多地区为首的酒庄收购潮可谓后浪赶前浪,与困惑的酒市完全脱轨。有些高净值人士认为股市动荡增强了他们购买海外不动资产的意念。人民币目前的贬值还不至于影响到他们的购买能力, 尤其对于自身疲乏的欧元而言。预购人士多数认为“早点考虑还是比晚点好”。的确,金融市场有句话,当市场风云莫测,飞回安全避风港。以前,那是指买些黄金,美国债券之类的。如今更新的市场游戏规则对于不少国内投资者来说,酝育葡萄藤和葡萄酒的土地便是梦寐以求的安全避风港。
© Janet Z. Wang 王孜 2015
王孜曾任花旗银行国际市场资源部副总裁。她也做过国际金融市场及红酒市场顾问,红酒网上交易平台及红酒衍生产品调研。她的爱好是以红酒为题做文化交流。王孜正在完成一部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英文图书,其中一篇文章曾上榜酒业作家圈的年轻酒业作家奖短单。